繁衍,祈福與保護:背兒帶文化

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
台東,台灣


愛的負擔

編輯語

「繁衍,祈福與保護 – 背兒帶文化」特展,為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,輔仁大學及民間企業麗嬰房,民間團體台灣碧波關懷地球人文協會,自2011年起開始策畫,與2014年8月共同合作展出。特展內容有台灣本土出發。在地理地向度上,廣及台灣後編織亞洲民族,涵蓋中國西南少數民族,婆羅洲,巴里島,西伯利亞等地之南島語族與南亞民族背兒帶與育兒器物。不同族群之間,依據不同文化,生活習慣,氣候,禮俗及美感經驗,發展出型制,特色各異的背兒帶,貫穿其中使館與繁衍,祈福與保護的觀念,而「愛」更是永久共同的語言。 

 

本特展具有以下幾項特色:

一、  以物質文化來傳遞抽象的概念:「愛」。

二、  跨單位、跨機構的合作,發揮各自的優勢,整合策展。

三、  紮實的研究,由不同的面相來討論背兒帶,帶動博物館研究能量,也形成博物館的策展新模式。

四、  特展不再僅強調文化知識,還希望激發愛的感受,展現藝術和文化創意。 

觸動人,生命的記憶

生小孩,養小孩,背小孩是每一個家庭都經歷的過程,也是共同的記憶。  但每一個地方,人的記憶都不盡相同,有特定的習俗,或實用的物件。  特展以背兒帶為焦點,以物件,物質文化來傳遞,展示抽象的概念: 「愛」。

在功能上,背兒帶解放了照顧者的雙手,使其可以兼顧日常工作與幼兒照料的需求。  同時,背負也為孩子提供安全感,增進親子間的親密情感。  透過對世界上不同地區背兒方式的認識與理解 我們可進一步了解不同文化中的兒童養育方式,宗教信仰,社會結構與傳統工藝等面向。 每一個物件都有他的故事,因此挑選的背兒帶有的著重於製作的技法,有的強調文化上的隱喻,而最常被使用在背兒帶上的是「繁衍、祈福與保護」這樣的意涵。 藉由背兒帶,我們可以看到各地的生活環境,文化背景的差異產生出來不同的樣貌,卻又可以從其中歸納出相似的精神意義。讓生命繁衍,祈求先祖的祝福和保護後逮捕手寫另,壞東西所干擾等。藉由背兒帶闡述文化的多樣與普世「愛」的價值!

跨單位,跨機構的合作

這四個單位的合作並非偶然,而是整合了各自的專長,創造新的合作契機,各單位在合作中的專業特色簡單說明如下:

•  史前館:背兒帶的藏品十分萬長而且精美,研究人員研究面相多樣,陣容堅強。 具典藏和策畫,展示專業。 

•  麗嬰房:文化創意商品的研發,對於而有很深刻的認識和濃濃的喜愛,長年也針對背兒帶,童衣,童帽等物件進行蒐藏整理,文化調查和出版,並運用於研發商品的創意上。 

•  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:具典藏,展示以及服裝設計專業,和中國西南服飾的專業研究能力,並有深厚的田野考察經驗。 除此之外,在藝術創作呈現上,提供服裝設計,親情意象,藝術作品互動的協助。 

•  台灣碧波關懷地球人文協會:豐富深厚的中國西南服飾田野考察,紀錄經驗,熟知藏品的脈絡詮釋,並協助提供精緻深刻的田野紀錄影像。 

本展以台灣為本體作為出發點,結合學術,文化,藝術節及產業界進行跨界合作,試圖將傳統文化元素延伸至文化創意層面,時間當代藝術創作及溫床展品設計,進而落實人類從「母子臍帶」到「背兒育幼」的普同精神價值。 再者,藉由此次特展的展出,讓台灣精緻的典藏文物發揮知識傳播的影響力,深化台灣蘊含多元族群與多樣文化之形象。